分享到:

老演少、少扮老不是仅有演技就行的

2021-01-11 10:02:21 来源: 责任编辑: lyz086

  《上阳赋》遭遇的最大危机是演员的年龄,尽管大家一直嚷嚷要给中年女演员机会,但中年人真的出演少男少女,观众还是接受不了。

  弹幕基本都是在吐槽章子怡演少女的,她发了条微博要求平台和剧方不要再炒作少女感。炮火都集中在她身,可实际上,这部可称为中年演员集体回春的剧,除了于和伟等少数人,都严重超龄了。

  43岁的左小青,38岁的刘芸演少女,43岁的贾一平演少年,61岁的惠英红演嫔妃,最离谱的是66岁的长公主赵雅芝,她当章子怡的妈妈倒是年纪合适,但她演的是及笄之年少女的母亲,古代及笄只有15岁。

  可以看出摄影和灯光尽力了,打光打到赵雅芝脸上光滑如鸡蛋,左小青也是,卧蚕和眼袋一起消失了,变得像AI一样,一颦一笑都过于保守。

  这几年中年明星演少男少女成为群嘲对象的不在少数。13岁的张鲁一,原著中13岁的赵丽颖(为了怕嘲,剧中没提年纪),被嫌弃到早起会发呆流泪的周迅。

  磨皮磨到虚无的倪大红和蒋雯丽,《情满四合院》里的何冰和郝蕾前期也明显在装青年。

  刚看《棋魂》的时候,从小演员一下子过渡到初中生胡先煦,我还非常地不适,现在想和胡先煦道歉,起码他是大学生演中学生,而不是中学生的父母在演中学生。

  这种情况过去也不鲜见,《大宅门》里从顽童一下子跳到陈宝国(他号称十几岁),一脸褶子没少被笑话,演他妈妈的斯琴高娃也和少妇毛关系没有,他们是用后面几十集的中老年精采表演强行让观众忘记了前面的槽点。

  《红色》里被认为有少女感的陶虹,眼窝也很疲惫,这个剧聪明的是没有提年龄,你当她二十七八也可以。

  曾被大大夸赞的刘晓庆和潘迎紫,40岁演少女武则天,可这事是不能细究的。过去没有高清摄像机,毛戈平把她头发用纱崩住,纹路全部扯上去,脸蛋化得很饱满,再用柔纱蒙在镜头上,她们确实挺显年轻了,但放在今天的条件,一样不能服众。

  演员通常比普通人显年轻,像张翰和他同学的合影就能证明,他们演比自己小十岁的角色不会太出戏,但有个死穴一般人不该碰,那就是演未成年人,尤其是16岁以下的。

  看那些保养达人和你自己的照片,可能40岁和25岁的区别都不大,但绝对不可能像15岁,人在发育期的变化之大,只有自己不觉得,外人一看就非常明了。最简单的试验是去找个幼儿园的孩子,他们不懂说谎讨好。长相着急的初中生他们会叫哥哥,而被所有人夸年轻的30岁他们会叫叔叔阿姨。知乎上有大量自认长得年轻的人爆照,只是矮和打扮土罢了,没有几个人是真显嫩的。

  不是皱纹,不是苹果肌,甚至不是肌肉下垂,这些医美可以暂时挽救,是眼睛和整体的感觉。人的眼睛经历过多少世事,是怎么都骗不了人的。

  还有行动速度,我有个感觉是,年纪上来之后,动作要慢半拍,跳舞都跟不上,看街舞节目时就能发现,超过30岁的大神级人物都在取巧做小的肌肉震颤,根本不敢玩地板动作,关节别说骗人,自己都骗不了。

  ▲王一博这种小年轻才敢拿膝盖死磕地板

  目前成年人演少女可以不出戏的有29岁的周冬雨和30岁的谭松韵,她们倚仗着好皮肤、娃娃脸和小身板,但最多到35岁吧。

  最成功的是36岁之前的周迅,南子、小唯、青女、顾晓梦,还是有少女气息。第一次感觉她吃力是《风语者》,还有《明月几时有》,开始出戏了。

  以及老版《红楼梦》里的宝琴,她当时35岁。

  少年感很强的成年人还有《康熙王朝》里的少年康熙,他当时40岁。

  另一个大家没注意到的是《炊事班的故事》里的毛孩和胖洪,一个30多,一个40多,胖子年龄感不强,毛孩是为儿童剧培养的特殊演员。

  对大多数演员而言,演技是弥补不了年龄的,不仅扮少难,扮老也难。看过一个王雷、殷桃的电视剧,老得很虚假,市面上多得很这种戴个假发套,脸还光滑如纸的假老人。

  敬业点的会化老妆,但能把六七十化成一百岁,脸皱得跟核桃皮似的,化成这样去抢银行,没进门就能被保安捉住。

  真少年演大人也不是那味儿,《最好的我们》和《少年的你》最后的成年男人,还是小男孩。惟独有先天条件的可以一试,姜文、吕丽萍在大学期间做小品扮成老人,在中戏门口都没人发现。《芙蓉镇》里,23岁的姜文演40多的人,不违和不完全因为演技,和他面相成熟不可分割。他属于上学时能被别人误以为是学生家长的。

  不过相对而言,少演老会被原谅,甚至赞美,因为社会舆论是崇尚年轻的,因此对伪装青春有天然的排斥和不屑。

  为什么不能少年时期找真少年?有人猜测明星按集收费,尽可能出现集数多。还有一种可能性是不想和少年组演员比较,《白夜行》里的小演员就比绫濑遥更像雪穗,《何以笙箫默》的唐嫣一出来,就被讨论不如少年时的吴倩,童星演员会更容易入戏更真挚,常常比大人动人。少男少女只要站在那里就是一幅美好图画,拼不过。

  《大明宫词》现在被誉为大小太平选角都极为成功的范例,实际上当年周迅青春逼人,陈红出场后批评声浪不小,而陈红只比周迅大六岁。片方也会担心演员不用同一个人,前后演员长得不像,观众不易对角色建立起感情,也确实会有性急且没礼貌的观众在小演员出现时就在呼唤大明星怎么还不出来。

  我曾经问过一个导演,他说平台要求前两集就要出现流量,他们根据所谓大数据相信明星是不用花钱的最好宣传,所以《庆余年》把童年阶段极致压缩,让张若昀最短时间内出场。

  如果按照这种大数据分析,主角是小孩的《隐秘的角落》不配拥有姓名,当然,他们拼命敲下秦昊并让他第一幕就出现也是考虑到大数据。

  现代化妆术和打光技术,再加上周围人的逢迎,使得明星对自己有了滤镜,以为自己可以驾驭16到60。这就好比我们看到洗手间镜子里的自己,再看到健康宝里的自己,不敢置信是同一个人,只肯相信前一个是真实的,然而后一个也是真实的。只有婴儿和猫,才可以直面最刺目的阳光和360度拍摄而不会怀疑人生,否则人类为何格外疼爱幼崽呢?

  被嘲狠了,也许以后演员在演展现一生的角色时会权衡一下了,太过自信会影响到观众对戏的整体评价,也伤腕。要么就把年纪模糊掉,要么把回溯打散在每一集里,用倒叙方式让明星提前出场。李雪健演嬴政的时候根本没人想到原来嬴政是个少年,大家观念里他就是老谋深算,干嘛非要刺激人呢?

0

相关新闻